——242起冒名顶替事件,仅仅是“信息化手段不足”吗?
今日,山东省召开发布会表示,媒体报道山东查处242起冒名顶替入学,是2018年9月山东省启动的集中清查行动中发现的,这些违法行为实际上发生在2006年。由于当时信息化手段不足,信息公开渠道不畅,身份鉴别、技术限制等,相关人员采取违法违规手段获取高校入学资格。(人民日报7月3日)
![[原创]查处242起冒名顶替,关键在于走好“最初一](http:////qc-cache.kdnet.net/upload/2020/07/03/5efee111e8cda.png?imageView2/0/h/600=)
显然,“2006年”和“信息化不足”这两个关键词,其实并不是关键。因为发布会的这个说辞暗含了一个自我摆脱前提,那就是将山东与全国其它省份割裂开来了,似乎是在说“山东的信息化是独立于全国的”,但这岂不是笑话?
客观地说,信息化手段不足,确实是个原因,但它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原因,而不是所有的原因,更不是绝对的原因,因为全国其它省份都在同样的不足之中,因而它就不能成为山东自我开脱的归结点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